
“零缺陷”管理的主要思想是班组通过对班组成员主观能动性而发挥的经营管理,班组成员必须经过努力使自己所负责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零缺陷”质量的目标奋斗。
01质量管理四项基本原则
主要目的是让班组成员抛弃“缺点难免论”,这样才能以树立“无缺点”的哲学观念为指导,要求班组各部门的班组成员本着精细化的理念,从一开始就要严肃认真地将自己所负责的产品做得准确无误。
但是,要想达到准确无误必须得遵循质量管理的四项基本原则:
作为班组长,在了解了上面四原则后就应开始对班组成员进行实践。但是中国的许多班组成员对零缺陷质量的意识比较淡薄,他们只知道按照老板的要求做出产品来,却在产品质量上不能保证。因此,作为班组长在实践的前提,我们首先应让班组成员树立零缺陷质量的意识。在这方面我们就应该像日本人去学习:
02案例分析
中日对比,你小子晚上给我小心点
在中国的一家生产班组中,有一次,由于客户催货比较紧,因此班组长要求班组成员赶紧加工,以便尽快将这批货物运到客户手上,在产品生产出来后,质检员就开始对产品质量的检验。在某工序上质检员发现这道工序的产品不合格,因此要求班组成员返工。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位班组成员板着脸,用手指着质检员道:“你小子晚上给我小心点。”
在日本,有一次质检员发现某个班组成员所负责的一道工序中出现问题,他并没说什么,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黄色卡片,然后将在哪道工序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修补等详细情况都写在了卡片上,在检验完毕出来时,质检员将这张黄色卡片递给了负责这道工序的班组成员。这位班组成员看了在卡片上写的内容后,对着质检员的背后深深地鞠了一躬,并说道“谢谢您帮我指出了我在产品质量上的问题,我一定按照您的意见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改进。”
所以,我们必须加强班组成员对质量的关注,提高班组成员对质量的意识。那我们班组长应该怎样提高班组成员质量意识呢?具体如下:
03如何提高班组质量意识
① 注重引导,提高质量参与意识
首先,班组长要树立班组成员的思想,即让班组成员经常抱着“质量第一”的思想;其次,班组长要加强班组成员对“质量控制”的理论的学习,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然后,班组长要让班组成员明白“如果我在这一道工序中的质量不合格,就会直接影响到下一道工序的正常生产,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会让公司的信誉不保,而且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最后,经过这样的教导,班组成员的思想就会从“向我要质量”转变为“我要质量”的良好产品质量意识。
通过改进,班组长也能全面、理性地了解每个职工不同的特点,然后针对各自的特点“对症下药”,经过这次改进,可以加大班组成员安全监控力度,最终让班组成员提高并巩固执行生产质量的标准,从而让班组成员树立质量监控的意识。
③ 开展交流,激发质量创新意识
总之,班组长要尽量安排一些优秀班组成员进行质量方面的探讨,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班组成员在质量上的创新,而且会进一步激发广大班组成员的荣誉感和进取心。因此,班组成员之间多多交流是促进班组成员质量创新意识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增强班组成员在零缺陷质量上的意识后,班组长就应该将零缺陷管理的意识贯彻到班组中,让每一个班组成员都掌握他的管理方法,这样才可以让公司的产品在质量上达到零缺陷。
04零缺陷管理实施步骤
班组长在实施的时候,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05结论
有的人认为,只要进行“严格检验”就可以将班组的产品质量提上去了,其实这种既昂贵又不切实际的做法,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我们必须得提前预防将要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而在班组中推行零缺陷管理就可以起到防止低质量的发生,它可以让班组成员看到管理者所期望的质量结果,然后班组成员按照领导所期望的结果去做,就可以使得班组达到改进质量的目的。